农药中毒可能是经皮肤接触、呼吸道吸入、误服、自服、环境污染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清洗皮肤、脱离污染环境、催吐洗胃、使用解毒药物等。
1. 经皮肤接触:在农业生产或生活中,皮肤直接接触到农药,农药通过皮肤渗透进入人体导致中毒。应迅速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皮肤,尤其是接触农药的部位,冲洗时间不少于 15 分钟。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等涂抹皮肤,缓解不适。
2. 呼吸道吸入:在农药喷洒过程中,农药以雾滴或粉尘形式悬浮在空气中,被人吸入呼吸道而引起中毒。立即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解开衣领、腰带,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氨茶碱注射液、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改善呼吸症状。
3. 误服:因疏忽大意,将农药误当作普通液体饮用而导致中毒。尽快进行催吐,可用手指或筷子刺激患者咽喉部引发呕吐,减少农药吸收。随后及时就医,可能需进行洗胃等处理。可遵医嘱使用药用炭胶囊、蒙脱石散剂、液状石蜡油等辅助治疗。
4. 自服:出于各种心理原因,主动服用农药企图自杀而导致中毒。发现后立即送往医院,进行催吐、洗胃、导泻等急救措施。根据农药种类,遵医嘱使用解磷定注射液、氯解磷定注射液、阿托品注射液等解毒药物。
5. 环境污染:生活环境周围存在农药污染,长期接触受污染的水源、土壤、空气等,导致农药在体内蓄积中毒。脱离污染环境,更换居住环境。定期体检,监测身体各项指标。可遵医嘱使用维生素 C 片、维生素 E 软胶囊、还原型谷胱甘肽片等药物辅助身体恢复。
治疗期间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等变化,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查。严格按照医生嘱咐使用药物,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同时要做好心理疏导,尤其是自服农药患者,避免再次发生类似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