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血出血量一般为 5ml 以上。通常情况下,胃内储积血量在 250 - 300ml 时可引起呕血。当出血量较少时,仅表现为大便隐血试验阳性;出血量在 5ml - 50ml 时,可出现黑便;出血量超过 50ml 时,可表现为呕血。
原理:呕血是上消化道疾病如食管、胃、十二指肠等部位的出血或全身性疾病导致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胃内储积一定量的血液后,胃内压力增加,刺激胃黏膜的感受器,引起呕吐反射,从而导致呕血。而大便颜色的变化与血液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和氧化程度有关,少量出血时,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短,未被充分氧化,表现为黑便;当出血量较大时,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长,被氧化后颜色变深,可表现为呕血。
具体论述:例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一般出血量较大,可迅速达到 500 - 1000ml 甚至更多,患者会出现呕血、黑便、头晕、心悸、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消化性溃疡出血,出血量相对较少,一般为 200 - 300ml,表现为呕血或黑便,经过积极治疗后,多数患者可止血。
日常护理及风险提示:患者应卧床休息,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密切观察呕血和黑便的情况,如颜色、量、次数等。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饮食应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出现头晕、心悸、血压下降等症状,应立即平卧,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