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体温超过 37.3℃就算不正常。通常情况下,腋下体温在 36℃-37.2℃之间为正常范围。当体温持续高于 37.3℃,可能提示身体存在感染、炎症等情况。
人体的正常体温是相对稳定的,但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活动、进食、环境温度等。在安静状态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保持平衡,维持体温在正常范围内。当身体受到病原体入侵或其他刺激时,免疫系统会启动防御机制,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发生改变,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从而出现发热现象。
如果体温达到 38.1℃-39℃,属于中度发热,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如果体温超过 39℃,则为高热,可能会引起惊厥、昏迷等严重后果。老年人、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由于身体机能较弱,发热时更需要密切关注,及时就医。
在日常护理中,发热患者应多休息,多喝水,以促进新陈代谢和散热。可以用温水擦拭身体,帮助降低体温。如果体温持续升高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呼吸困难、胸痛等,应立即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