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血糖诊断标准通常为空腹血糖≥5.1mmol/L,服糖后 1 小时血糖≥10.0mmol/L,服糖后 2 小时血糖≥8.5mmol/L。
原理:妊娠期女性由于生理变化,胰岛素抵抗增加,容易出现血糖异常。空腹血糖反映基础胰岛素分泌功能,一般正常孕妇空腹血糖多在 3.9 - 5.1mmol/L 之间,若≥5.1mmol/L 提示可能存在胰岛素抵抗或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服糖后 1 小时血糖主要反映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正常孕妇多在 7.8 - 10.0mmol/L 之间,若≥10.0mmol/L 说明胰岛β细胞储备功能不足。服糖后 2 小时血糖主要考察胰岛β细胞的后续分泌功能及整体血糖控制情况,正常孕妇多在 6.7 - 8.5mmol/L 之间,若≥8.5mmol/L 则提示血糖控制不佳。
在妊娠期,孕妇需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若血糖值达到或超过上述诊断标准,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明确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胰岛素治疗等,以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孕妇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量运动等,有助于稳定血糖。
日常护理中,孕妇要注意控制饮食总量,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可适当增加蔬菜、粗粮的比例。适量运动可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定期产检,密切关注血糖变化,如有不适及时就医。遵医嘱按时服药或注射胰岛素,不可自行增减剂量,以确保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