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大便时肛门很痛有血,出血量通常在 5 - 20ml 之间。
原理:大便时肛门疼痛且有血,多是由于肛管或直肠下端的黏膜损伤所致。当粪便干燥、过硬,通过肛门时容易擦伤黏膜,引起疼痛和出血;也可能是内痔脱出,在排便后不能及时回缩,导致黏膜破裂出血;还有可能是肛裂,肛管皮肤全层裂开形成溃疡,排便时受到刺激就会剧痛并出血。
扩展内容:除了上述常见原因,一些肠道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直肠息肉等也可能导致大便带血和肛门疼痛。溃疡性结肠炎会使肠道黏膜出现炎症和溃疡,引起便血和排便不适;直肠息肉若受到摩擦或刺激,也会导致出血和疼痛。不良的排便习惯,如久蹲、用力排便等,也会增加肛门受伤的风险。
日常护理方面,要保持大便通畅,多吃蔬菜、水果,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排便时不要用力过猛,可在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保持局部清洁。若出血量大或持续时间长,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促进身体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