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反胃想吐可选择的药物有质子泵抑制剂、促胃肠动力药、胃黏膜保护剂、抗酸药、解痉药等。
1. 质子泵抑制剂:通过抑制胃壁细胞上的质子泵,减少胃酸分泌,从而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缓解胃痛、反胃等症状。常见的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等,能有效抑制胃酸的产生,对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等引起的不适有较好疗效,一般需空腹服用,按疗程使用。
2. 促胃肠动力药:可增强胃肠道蠕动,促进胃排空,改善胃食管反流情况,减轻反胃、想吐的感觉。比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较为常用,多潘立酮能促进上胃肠道的蠕动和张力恢复正常,莫沙必利能选择性地刺激肠肌间神经丛的5-HT4受体,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增强胃肠运动。通常在饭前服用。
3. 胃黏膜保护剂:这类药物可以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胃酸、胃蛋白酶等对胃黏膜的进一步损伤。比如铝碳酸镁、硫糖铝等,铝碳酸镁能中和胃酸,并可逆性地结合胆酸,减轻胆汁反流对胃黏膜的损害;硫糖铝可在酸性环境下分解成硫酸蔗糖复合离子,聚合成不溶性带负电荷的胶体,能与溃疡或炎症处带正电荷的蛋白质渗出物相结合,形成一层保护膜。
4. 抗酸药:能中和胃酸,迅速缓解胃痛症状。常用的有碳酸氢钠、氢氧化铝等,碳酸氢钠可直接中和胃酸,作用迅速但持续时间较短;氢氧化铝能中和胃酸,还能吸附胃蛋白酶,减弱其活性。不过抗酸药作用相对较弱,维持时间不长。
5. 解痉药:可缓解胃肠道平滑肌痉挛,减轻疼痛。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通过阻断M胆碱受体,解除平滑肌痉挛。但使用时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比如口干、视力模糊等。
用药时要根据自身具体症状和病情合理选择药物。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药,不可自行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