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障碍的治疗原则常见的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稍罕见的有物理治疗等。
1. 药物治疗:是双相障碍治疗的基础,通过使用心境稳定剂如碳酸锂、丙戊酸盐等,来控制躁狂发作,预防复发;使用抗抑郁药物如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改善抑郁症状,但需谨慎使用以防诱发躁狂;还会根据情况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辅助治疗,稳定患者情绪,减少精神症状。
2.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可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负面思维模式与行为习惯,提高应对压力和情绪管理能力;人际与社会节奏治疗聚焦于人际关系和生活节律,稳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规律,减少症状波动;家庭治疗能改善家庭成员间的沟通与互动,为患者提供支持性家庭环境。
3. 物理治疗:电休克治疗ECT或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等物理方法,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患者无法耐受药物时可考虑。电休克治疗能快速缓解严重的抑郁、躁狂或精神病性症状;重复经颅磁刺激通过磁场刺激大脑特定区域,改善抑郁症状。
双相障碍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治疗方案需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和调整。治疗期间要定期复诊,医生会根据症状变化、药物不良反应等及时调整治疗。同时,患者自身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适度运动、避免刺激性物质。家人也应给予理解支持,营造稳定生活环境,共同助力病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