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穿刺是一种有创操作,用于诊断和治疗胸腔疾病。在进行胸腔穿刺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操作前需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确定穿刺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准备好所需的器械和药品等;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感染;穿刺时要注意控制进针深度和速度,避免损伤周围组织和器官;在抽取胸腔积液时,要缓慢进行,避免过快过多抽取导致纵隔摆动和复张性肺水肿等;操作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症状,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并告知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咳嗽等。
1. 术前评估:
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疾病、药物过敏史等。
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重点检查胸部体征。
完善影像学检查,如胸部 X 线、CT 等,以确定穿刺部位和评估病情。
2. 无菌操作:
操作人员应严格洗手、戴口罩和帽子。
穿刺部位进行严格的消毒和铺巾。
使用的器械和药品应保证无菌。
3. 穿刺技巧:
选择合适的穿刺点,一般在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处。
控制进针深度,避免过深损伤肺组织。
进针时应缓慢,边进针边回抽,如有血液应立即拔出针头。
4. 积液抽取:
缓慢抽取胸腔积液,首次抽取量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 600ml。
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头晕、心悸、胸闷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抽取。
5. 术后观察:
穿刺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告知患者穿刺部位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