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捏脊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推拿手法,常用于调理小儿脾胃功能、增强体质等。以下是小儿捏脊的常见手法及相关内容:
1. 准备工作:让小儿俯卧在床上,露出背部,全身放松。操作者双手洗净并温暖,可涂抹适量滑石粉或按摩油,以减少摩擦。
2. 捏脊起点:从尾骨端开始,即长强穴处。
3. 捏脊手法: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中指相对,捏住小儿脊柱两侧的皮肤,从下往上提捏,每次提捏3- 5下为一组,然后双手交替向上移动,一直捏到颈部大椎穴处。
4. 注意力度:捏脊时力度要适中,既不能太轻,以免达不到效果,也不能太重,以免损伤小儿皮肤和肌肉。一般以小儿感觉舒适为宜。
5. 重复次数:通常可重复捏脊3-5遍,根据小儿的具体情况和体质可适当增减。
6. 结束手法:最后在大椎穴处用拇指揉按片刻,以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
除了常规的捏脊手法外,还有一些变化手法:
1. 三捏一提法:在捏脊过程中,每捏3下提捏1下,即三捏一提,这种手法更侧重于刺激穴位,增强调理效果。
2. 旋转捏脊法:在捏脊的同时,将皮肤轻轻旋转,以增加对穴位的刺激,这种手法对一些脾胃虚寒的小儿效果较好。
小儿捏脊应在专业医生或经过培训的人员指导下进行,尤其是对于体质较弱或有特殊疾病的小儿,更要谨慎操作。同时,捏脊的频率和力度应根据小儿的年龄、体质和病情等因素进行调整,不可盲目进行。如果在捏脊过程中出现小儿哭闹、皮肤破损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