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节镜手术后需注意伤口护理、疼痛管理、活动限制、康复锻炼、感染预防等事项,以降低并发症风险并促进恢复。
1. 伤口护理:术后需保持切口干燥清洁,每日消毒并更换敷料,避免沾水或接触污染物,若出现红肿、渗液或异常疼痛需及时就医。
2. 疼痛管理:麻醉消退后可能出现轻度疼痛,可遵医嘱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配合局部冰敷每日3-4次,每次15分钟缓解肿胀,若疼痛持续加重需排除感染或关节内损伤。
3. 活动限制:术后早期需限制关节负重及剧烈活动,使用支具或拐杖辅助行走,避免久站、跑跳或过度屈伸关节,需根据医生建议逐步增加活动量。
4. 康复锻炼:术后2-3天可开始被动关节活动,随后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肌力训练如直腿抬高、等长收缩,训练强度需循序渐进,避免引发二次损伤。
5. 感染预防:密切监测体温及切口状况,若出现发热>38.5℃、切口流脓或关节红肿热痛,需立即使用抗生素并彻底清创,罕见情况下可能需二次手术处理深部感染。
术后恢复需遵循个性化方案,日常应注意均衡饮食以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戒烟限酒降低血管收缩风险,保持充足睡眠促进组织修复。恢复期间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可通过热敷或理疗缓解僵硬感。若关节活动度未按预期改善或出现麻木、刺痛等神经症状,应及时联系主刀医生调整治疗计划,并严格按预约时间复查影像学评估愈合情况。通过医患配合与科学护理,多数患者可在3-6个月内恢复关节正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