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钉子扎了肿起来可能是伤口感染、异物残留、局部组织损伤、过敏反应、自身免疫因素等,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伤口处理、抗感染治疗、清除异物、抗过敏治疗等。
1.伤口感染:钉子上的细菌可能导致伤口感染,引起红肿。需要对伤口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遵医嘱使用碘伏消毒,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口服阿莫西林胶囊等抗感染药物。
2.异物残留:钉子可能会将一些异物带入伤口内,导致持续的炎症反应和肿胀。应及时清除伤口内的异物,若自己无法处理,应尽快就医。
3.局部组织损伤:钉子扎伤会对局部组织造成损伤,引起肿胀。在受伤后的24小时内可冷敷减轻肿胀,24小时后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肿胀。
4.过敏反应:对钉子的材质或伤口处理过程中使用的药物可能产生过敏反应,导致肿胀。需停止接触过敏原,遵医嘱服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抗过敏药物。
5.自身免疫因素:极少数情况下,自身免疫系统异常可能导致伤口肿胀持续不缓解。这种情况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后进行相应的治疗。
在被钉子扎伤后,应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沾水,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护理。如果肿胀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发热、疼痛加剧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