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期湿疹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局部外用药物治疗、系统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急性期湿疹患者应避免热水烫洗、过度搔抓等。减少外界刺激有助于缓解湿疹症状,因为这些刺激可能会加重皮肤炎症反应。患者应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2.局部外用药物治疗:外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急性期湿疹的主要药物,如糠酸莫米松乳膏、卤米松乳膏、地奈德乳膏等。这类药物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能够减轻湿疹的炎症反应。还可根据病情选择外用炉甘石洗剂,其具有收敛、止痒的作用,可缓解湿疹引起的瘙痒症状。如果湿疹有渗出,可先用硼酸溶液湿敷,待渗出减少后再使用上述药物。
3.系统药物治疗:对于瘙痒明显的急性期湿疹患者,可遵医嘱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依巴斯汀片等,以缓解瘙痒症状。如果湿疹症状严重,可短期口服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但需注意逐渐减量停药,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4.物理治疗:紫外线疗法对急性期湿疹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紫外线可以抑制皮肤的免疫反应,减轻炎症,促进湿疹的恢复。但该治疗方法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5.手术治疗:一般情况下,急性期湿疹不需要手术治疗。但如果湿疹反复发作,形成慢性肥厚性皮损,经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时,可考虑手术切除皮损。但手术治疗应慎重选择,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湿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同时,应遵医嘱按时用药,定期复诊,以便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