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糜烂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主要是由于胃黏膜受到各种因素的损伤,导致黏膜出现糜烂、出血等病变。其症状多样,治疗方法也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急性糜烂性胃炎的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疼痛程度轻重不一,可为隐痛、胀痛或剧痛;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中可能含有血液或咖啡样物质;部分患者会出现黑便或呕血,这表明胃部出血较为严重;还可能出现食欲不振、乏力等全身症状。
治疗急性糜烂性胃炎的方法如下:
一、去除病因。如停止服用可能导致胃黏膜损伤的药物,避免饮酒、吸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等。
2.药物治疗。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以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枸橼酸铋钾等,促进胃黏膜的修复;如果有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进行根除治疗。
3.对症治疗。对于有出血症状的患者,应根据出血量的多少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少量出血可通过药物止血,大量出血可能需要进行内镜下止血或手术治疗。
在治疗急性糜烂性胃炎时,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服药,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方面,应选择易消化、无刺激性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如果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