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在受伤 48 小时后可进行热敷。这个数值是基于多数软组织损伤的恢复规律得出的,具体情况还需结合实际判断。
受伤初期,局部血管破裂出血,组织出现肿胀,此时热敷会使血管扩张,加重出血和肿胀。而在受伤 48 小时后,出血基本停止,渗出也逐渐稳定,热敷能发挥积极作用。热敷通过提升局部温度,加快血液循环速度。血液流动加快后,能带来更多的营养物质和免疫细胞,有助于受损组织的修复和炎症的消退。同时,还能带走局部堆积的代谢废物,减轻因废物刺激产生的疼痛。
以脚踝扭伤为例,在扭伤后的前两天,应进行冷敷来收缩血管、减轻肿胀。当 48 小时过去,扭伤部位肿胀不再加重,此时热敷就可以提上日程。用温热的毛巾或热敷袋敷在扭伤处,每次 15 - 20 分钟,每天 3 - 4 次。热敷过程中,局部温度升高,血管扩张,原本因损伤而停滞的血液循环得以改善,为受损的韧带、肌肉等组织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其修复。
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身体出现损伤需要热敷时,要注意温度的控制,避免烫伤皮肤。热敷的温度一般以感觉温暖舒适为宜,大约在 40 - 50 摄氏度。如果热敷过程中出现皮肤发红、疼痛加剧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若损伤情况较为严重,比如骨折、大面积软组织损伤等,务必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护理,不要自行盲目热敷,以免延误病情。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