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主要症状:我已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就怀疑是绝症什么的,我该怎么克服下啊?请心理专家帮帮我
发病时间:
化验检查结果: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希望专家帮帮我
病情分析:
您好!对于每一个活着的人来说都具有对死亡的恐惧,说实话我也非常怕死,这是因为我们全人类都具有对未知的,不可预测的,不能掌握的事物的恐惧心理,所以您有这样的心理是非常正常的.
指导意见:
它是一份很正常的心理,那么我们首先要把它接受下来,这样就会减轻您对死亡的过分关注,使恐惧降低,紧张得以缓解.其次,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由于目前科学发展的水平还不能准确解释人死亡之后的具体情况,所以您所说的“自己以后死亡了,就什么也不知道了”,也仅仅是一种推测,如果我们把这种推测换一个角度,把死亡看作是一个故事的结束和另一个故事的开始,比如近些年来西方对灵魂学的研究就指出“死亡是快乐的顶峰”,像光和电那样自由和永生.假设如果没有死亡,那么我们又怎么能体会到“死亡是快乐的顶峰”,像光和电那样自由和永生呢?当我们换个角度去思考的时候,事情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转机.第三,有句话叫活在当下,也就是说我们当下的幸福,愉悦和快乐既是有我们自己所创造的,当然我们自己所创造的幸福,愉悦和快乐也需要我们当下来拥有与享受.如果我们跳过了当下创造和享受幸福,愉悦和快乐的实际而去关注未知的,不可预测的,不能掌握的未来,那么我们也就体会不到生命的伟大和可爱之处,当我们临近当下这个故事结束的时候,我们也就无法享受到这个故事的精彩和高峰,那么我们的下一个故事也就不会有精彩的开头.第四,针对“每次想到自己以后死亡了,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就会特别的恐惧”的情况发生的时候,①找点自己喜欢的事做.喜欢什么就做什么,随心所欲只要自己喜欢就行.当您全身心地投入在自己最喜欢的事情之上时,那种恐惧的心理自然就会从您的身上悄无声息的溜走,如参加文体活动,写作,画画,制作工艺品等.②可以去参与群体活动适当的放松一下,像去跑步啊,打打篮球等等,充分把自己脑子里所想转化到锻炼身体上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以及不良的思维.③回归自然.大自然是人类美好心灵的陶冶者和塑造者,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仅可以抚平烦恼苦闷,而且还可以使心灵得到和谐快乐.不妨经常到公园,田野散步,或与朋友,家人遛弯,或跑步,骑车,这样可以达到驱散烦乱的心理,给您的生命注入新的活力.④助人自助:人的心灵除了需要尊严,宣泄,肯定,自由,包容之外,还需要别人的关怀.关怀和善待他人是得到自我尊严,肯定以及爱的较佳途径之一.
生活护理:
所以选择合适的时间,参加各类志愿者的服务活动,主动与他人交往,多参加集体性文娱体育活动,多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培养生活中的爱好去抑制对死亡以后的设想,有助于改善自己的不良心境.第五,转移注意力.当您反复思考死亡以及死亡之后如何如何时,思维就会专注在“什么也不知道了”的恐惧之上,这时最重要的是想办法转移注意力,尽快脱离现实症状,摆脱痛苦.比如马上去做感兴趣的事或听音乐,这时注意力全都集中在感兴趣的事或音乐上,就可能会忘掉所联想的恐惧.第六,生活是双面镜子,一面是爱,一面是失去与背叛;一面是肉体,一面是灵魂;一面是现实,一面是虚拟;一面是生,一面是死……我们站在镜子的一面,观摩另一面彼岸的世界,在一面建构一个世界,世界却在另一面被消解.与其说我们惧怕死亡倒不如说是惧怕失去与背叛爱;惧怕灵魂无所依托;惧怕进入生命最终陷于虚无等等.既然我们惧怕的事这些东西,那么我们不妨趁我们的拥有生命的时候,用切实的行动和努力来实现我们的心愿和梦想,善待和亲近我们的家人与朋友,真正做自己想做而未做的事和想去而还没去的地方.一句话就是让我们的生命天天精彩,天天拥有阳光和快乐!只要我们珍惜当下拥有的,真诚生活每一天,心中充溢着爱,就让一切顺其自然.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