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我的女儿今年8岁,乳房发育的很快,请问有什么好方法治疗吗
您好:儿童性早熟发病的因素可能有如下几种: 1.生长发育加速。由于营养的改善、家庭生活条件优越、疾病减少等因素的作用,儿童生长和发育出现了加速趋势,导致性发育提前及性早熟者增多。 2.环境类激素作祟。洗涤剂、农药及塑料工业向环境排放的物质及其分解产物,可在自然界产生一系列类激素污染物。如洗涤剂中的烷基化苯酚类,制造塑料制品过程中使用的添加剂、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类及双酚A等,多达七十余种,这些物质每天都被大量排放到环境中。 此外,有机氯农药虽然目前已很少使用,但是当时的大量施放,至今在土壤、水及植物中的残毒量仍然较高,这些污染物在自然界降解到一定程度后,被发现具有雌激素样的活性。它们在自然界中的浓度虽低,但是相互间的联合协同作用甚强。 如果污染水源、食物或经皮肤吸收,被儿童摄入,即可引起生殖器官及骨骼的发育异常。因此,环境类激素污染物可作为假性性早熟的直接病因。如果在胚胎早期受到此类物质的作用还可导致性别分化障碍。 3.盲目进补。据专家分析,性早熟与太讲究进补有关。煲汤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广东食文化,也是广东人的烹饪强项。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在煲汤时将动物内脏一起煲,其中动物的甲状腺、性腺等内分泌腺体含有激素物质,通过进餐可进入人体。 另外,有些家长不分析儿童厌食的真正原因,盲目地给不爱吃饭的孩子服用可以增强食欲的保健品。殊不知,一般能够增加食欲的保健品常常含有激素成分,长期服用,可引起儿童血液中激素水平上升,进而导致性早熟。 4.误服避孕药。一位5岁的小女孩,以为妈妈服的避孕药是好吃的糖丸,便在妈妈不注意的时候吃了6丸,结果来了月经。当时家长很紧张,到医院后经对女孩进行内分泌检查,测出雌激素增高。这种现象已屡见不鲜,尤其在农村发生较多。虽然经过药物调整治疗,女孩的病情得到了缓解,但家长们一定要引以为戒,千万要把避孕药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否则,即使是七八岁的孩子,哪怕只吃1丸也有可能诱发性早熟。 5.过早的心理刺激。随着电视、VCD等的普及,一些儿童很早就可以从影视里接触一些超越其心理年龄的行为画面。从统计资料看,较闭塞地区比开放地区的性早熟患者要少得多,农村患儿明显少于城市患儿,农村女孩较城市女孩月经初潮年龄明显滞后,这些都是心理因素起作用的明证。 6.受某些疾病(如颅内肿瘤、遗传等因素)的影响,儿童也会出现性早熟。因此,家长们要注意观察儿童的发育情况,特别是毛发、生殖器、胡须、喉结等是否过早发育。一旦发现孩子过早出现第二性征,应该及时到内分泌科检查诊治,以免病情发展。性早熟大体分为真性和假性性早熟两大类。 真性性早熟,与正常性成熟一样,仅是提早发育。发育过程也按正常次序相继出现,有排卵性月经周期和生育能力。有报告在5-10岁儿童发生妊娠,分娩者。体质性因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肾上腺性征综合征治疗后均有可能导致性早熟。 假性性早熟是指第二性征发育出现在卵巢发育前即可有生殖器发育,乳房发育,阴毛及腋毛生长,而生育能力不提前,或有无排卵性月经。有时也可出现单一的性早熟现象,如单纯阴毛早现或单纯性乳房发育过早。肾上腺皮质病变,皮质增生常可造成异性假性性早熟,表现为男性化,多毛,骨骼和肌肉发育,声调改变,阴蒂肥大,乳房不发育等现象。 而有功能性卵巢肿瘤者,因分泌大量雌激素,造成生殖道及第二性征迅速发育,发生月经样出血,但无排卵。手术切除肿瘤后,症状迅速消失。 性早熟的治疗:(一)促性腺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 即甘氨酸换成D-色氨酸、D-丝氨酸或D-组氨酸而成的合成激素 。现多用长效制剂,0.1~0.3 mg/kg,每4周肌注1次。D-丝氨酸-GnRH则可通过鼻粘膜吸收。本药可改善最终身高。(二)甲孕酮 用于女孩性早熟,每日口服用量为10~30mg,出现疗效后减量维持。
温馨提示:
女性性早熟中75%~90%为特发性,原因不明,男性中80%以上为颅内占位病变所致。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