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在遇到焦虑不安的情况下,几乎都能很快地恢复正常的状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经常感到焦虑、担忧和害怕。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情绪反应是正常的,不会造成身体和心理的损害,甚至有利于我们的生存。焦虑、担忧和害怕,作为应激或危险情况下出现的一种正常反应,仅在反应过分强烈或体验到与事实不相符合的反应时,才可能产生危害。焦虑症与正常焦虑情绪反应不同:第一,它是无缘无故的、没有明确对象和内容的焦急、紧张和恐惧;第二,它是指向未来,似乎某些威胁即将来临,但是病人自己说不出究竟存在何种威胁或危险;第三,它持续时间很长,如不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几周、几月甚至数年迁延难愈。最后焦虑症除了呈现持续性或发作性惊恐状态外,同时伴多种躯体症状。焦虑、担忧和害怕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因为它们能促使我们作好应付应激或危险的准备。担忧、害怕和焦虑激发了一种激素(即肾上腺素)的释放,肾上腺素的分泌引起身体和心理的变化,能为我们战胜或逃离危险的情境提供有利的条件。但是应激反应成为慢性或反应过度强烈时,就会产生危害,出现各种问题。若应激的心理反应持续存在,可导致思维过度集中于忧虑的事情,以致人们总是认为事情槽糕极了,担心事情不可救了,他们常常采用消极的思维方式。在应激状态下,这种消极的思维方式会给身体的变化带来恶性循环,例如:“胸部感到疼痛肯定是得了心脏病!”“这种感觉无法忍受,我什么事都做不了了!”这些想法将使应激反应维持在一个高水平上,延长了身体的不适感,从而导致了焦虑症的产生。专家分析:有时太坚强未必是好事。地震来势汹汹,突发灾难面前,有人采取逃避反应,避免再提到与灾难相关的事情,拒绝接受灾难现实,变得悲伤、木僵、抑郁、失眠。其实不论是悲伤还是恐惧,在信得过的人面前流眼泪,会让人感觉更踏实。权威医学研究证实:人类表达喜、怒、哀、乐情绪和情感,是通过大脑内部的神经递质将这些信号向大脑中枢神经传递,使其正常发号施令实现的。一旦神经递质的传递失去平衡,大脑中枢神经就无法控制人类的思想、情感和言行,使人体出现失眠、抑郁、精神分裂等精神障碍疾病。温馨提示:焦虑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战胜焦虑症的勇气,拿出自己的信心与勇气,好好的使自己成为坚强的人吧。随着疾病焦虑、恐惧的年轻化,该症侵扰范围已经越来越广,所以一定要提醒自己及您的家人朋友及时防治。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建议你用中药来进行调理,如果这种情况没有缓解,或者说影响到了工作、生活、学习,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如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在线向我咨询了解,点击【咨询专家】即可,希望可以帮到你。
温馨提示:
饮食宜清淡、食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饮用酒和咖啡等刺激性的物质。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