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BR>
中医所说月经不调分肾虚和肝郁,我的月经一直都不规律,而且有耳鸣和晚上有时也睡不安稳,医生说是肾虚,开了中药给我,请问我的的月经是否属于肾虚,开的中药是一天一付,5天为一个疗程,需要吃几个疗程最好呢?盼回复,谢谢!
您好:
您的情况是属于肾虚,建议您在服用中药的同时,可以考虑针灸疗法,针灸治疗妇科病有其独到之处,配合您中药应该会早些康复!下面的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祝您万事顺心!
<附>月经异常的中医疗法
月经是女性生殖系统是否健康的最佳指标。若月经周期规则,量和時间长短都固定,则表示女性的內分泌大致正常,其生殖系统发生病变的机率也就降低了。但月经不规则,却是许多妇女常碰到的问题。
月经不顺,似乎是女性一生中多少都会发生的問題。如过期不来或周期不稳定等情況,造成的因素很多,通常是內分泌失调所引起的较多。而情绪问題亦是造成月经不顺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考前紧张、搬家或出国求学、工作量大增、遭逢重大变故等一些外在的因素,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导致月经不来或周期紊乱;只要造成压力的因素消失或已适应,月经会自然而然恢复正常。
若月经周期十分紊乱,毫无规则可循,则最好上医院求诊,以确定是否生理出了问題。若不是,亦可经医师诊查后,以避孕药来调经;如果想受孕,则可以用排卵药调整,通常只需口服五天药,形成规则排卵,月经即有规则而提高受孕机率。
月经的周期、经量、经色等发生异常,总称为月经不调。临床上把月经提前,称为经早;把月经期延后,叫做经迟;把月经先后不定期,称为经乱。本病的致病因素很多,或外感寒、热;或內伤忧思鬱怒;以及房事不节、产育过多等,均可导致气血失调、动任损伤,酿成本症。经早多由血热和气虚而致。经迟多因血虛、血寒和气滞引起。经乱多由肝鬱、肾虚而致。本症可见于现代医学的生殖系统局部疾病、垂体前药病变以及卵巢功能的异常等。
在中医证治上,根据其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经早可分为实热、虚热、鬱热和气虚四个证型;而经迟可分为寒实、虚寒、血虚和气滞四型;经乱则可分为肝鬱和肾虚两型。
一、经早:症状包括有月经周期提前七天以上,甚至一个月两次,若兼有月经量多、色深红或紫红且黏稠,并伴有心胸烦闷、面赤口干、舌红苔黃,为实热。若兼有月经量少、色红黏稠,且伴潮热盗汗、手足心热、舌红少苔,则为虚热。若兼见量或多或少,经色紫红、经行不畅,并伴有乳房胀痛、心烦易怒、舌苔薄黄,则为鬱热。若兼见月经量多色淡、神倦肢疲、心悸气短、脈弱无力,为气虚。
在治则上以清热调经为主,可取任脈、足三阴经穴,如关元、气海等穴。若为实热则配太卫、曲池穴;虚热则配三阴交、然谷穴;鬱热则配行间、地机穴;气虚则配足三里、脾俞穴。
本方配穴的主要作用是清热和血,调理动任。因为本病与肝、脾、肾及动任二脉关系密切,故取任脉经穴位关元,且关元又是任脉和足三阴经的交会穴。血海是足太阴经穴位,配关元以达和血调动的作用。
二、经迟:症状包括有月经周期延迟七天以上,甚至四、五十天一潮。如兼月经量少,色黯,小腹冷痛,畏寒肢冷,脘腹冷痛剧烈,舌苔薄白,则为实寒。若兼有月经量少色淡,小腹隐隐作痛,腰酸无力,舌淡苔白,为虚寒。若兼具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身体消瘦,头目眩晕,心悸少寐,脈虚细,为血虚。若月经量少色黯,小腹胀满而痛,嗳气稍减,苔白,脈弦,为气滞证。
在治则上以温经和血为主,可取任脈和足三阴经穴,如气海、气穴、三阴交等穴。若为实寒则配归来、天枢穴;虚寒则配命、太豁穴;血虚则配脾俞、隔俞、足三里等穴;气滞则配蠡沟穴。
肾气旺盛,月经才能应时来潮。气海是任脈经穴,乃肓之原;气穴是足少阴与动胍的交会穴,与气海相配,共奏和血调动之功。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之会,可健脾益肾,养血调动。归来、天枢均是足阴明经穴,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故寒实证选之可活血通经,可用灸法,以达温通胞脈之目的。
三、经乱:症状包括有月经不能按周期来潮,或提前或延后。若兼见月经量或多或少,色紫红且黏稠,经行不畅,嗳气不舒,舌苔白,脈弦,肝鬱。若月经量少,质稀,伴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脈沈溺,则为肾虛所致。
在治疗上以调补肝肾为主,可取任脈、足三阴经穴,如关元、三阴交等穴。若为肝郁则配太动、肝俞、期门等穴;肾虚则配肾俞、太谿、水泉等穴。
关元和三阴交相配,可以补肾调肝,调和冲任。冲任调和,经血才能按时来潮。太冲是肝经原穴,期门和肝俞为俞募配穴,三穴配合可疏肝解鬱。
另外,月经期间应注意之事情包括下列几点:
1.保持外阴部的清洁,并每隔二至三小時更换一次卫生棉,以防止感染。
2.生理期间,应避免激烈的运动及提重物。
3.持续长时间站立,会使子宫容易充血,出血量增加,应尽量休息,不要太过疲劳。
4.月经期间常会有便秘情形发生,此时应多摄取蔬菜和高铁食品,对于茶及咖啡等刺激物,也不要饮用过量。
5.饮食方面,禁食生冷、寒性食品(如冷饮、拌黄瓜、西瓜)、酸涩(酸辣菜、泡菜、李子、柠檬)、辛辣(辣椒、胡椒、大蒜、姜、葱、韭菜)食物。
温馨提示:
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