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异常湿热,在门诊时常能见到一些小孩口腔、手和脚的皮肤上长有小水疱,这是一种叫手、足、口病的皮肤病。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皮肤科张堂德教授介绍说,手、足、口病是一种主要发生于5岁以下婴幼儿的病毒性传染病,病原体为肠道病毒,通常为柯萨奇病毒A16型,病毒存在于直肠、鼻咽及手足破裂的水疱疱液中,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以夏秋季节多发,病后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手、足、口病的潜伏期2~7天,发疹前可有低热、头痛、食欲减退等前驱症状。主要表现为口腔的硬腭、颊部、齿龈及舌部出现水疱,很快破溃后形成溃疡,这种口腔小水疱十分疼痛,以至于患儿不愿吃饭,甚至不愿喝饮料。手、足皮肤可发生米粒至豌豆大小的水疱,半球状或椭圆形,疱壁薄,颜色澄清,呈球白色,以指(趾)背面及侧缘最常见,数目不多。病程约1周,很少复发。手、足、口病需要与口蹄病相区别,口蹄病是口蹄病毒所引起的人畜共患性疾病。其在牧民、兽医和牧区儿童较多见,该病的全身症状较严重,甚至可导致死亡。一旦确诊为手、足、口病的儿童应及时隔离,以控制本病的流行,隔离期通常7~10天。对污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防止传播。本病的治疗可用抗病毒药物如病毒灵,如口腔糜烂、溃疡疼痛影响进食者,可酌情应用黏膜保护剂。也可用中药夏枯草、板蓝根、或大青叶、连翘、金银花、甘草煎服。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