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肾病和肾炎在病因、症状、病理表现、治疗方法上存在区别。
1. 病因:膜性肾病多数为原发性,与自身免疫紊乱有关,部分由药物、肿瘤、感染等因素诱发;肾炎病因多样,包括感染、自身免疫疾病、遗传因素等,不同类型肾炎病因有差异。
2. 症状:膜性肾病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可伴有高脂血症;肾炎症状有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不同类型肾炎症状侧重不同。
3. 病理表现:膜性肾病病理特征是肾小球基底膜上皮侧免疫复合物沉积,基底膜弥漫性增厚;肾炎病理类型繁多,如系膜增生性肾炎、新月体性肾炎等,各有其独特病理改变。
4. 治疗方法:膜性肾病治疗根据病情,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部分患者可自发缓解;肾炎治疗依类型和病情,采取控制血压、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等措施,必要时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膜性肾病和肾炎患者都需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饮食上遵循低盐、低脂、优质蛋白原则。定期复查肾功能、尿常规等指标,严格按照医生嘱咐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延缓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