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围型肺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手术治疗等。
1. 化疗:化疗是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来杀死周围型肺癌患者体内的癌细胞或抑制其生长。常用药物有注射用顺铂、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多西他赛注射液等,遵医嘱用药。这些药物进入血液循环后,能到达身体各个部位,对癌细胞的DNA合成、细胞分裂等关键过程产生干扰,从而阻止癌细胞的增殖和扩散,控制周围型肺癌病情发展,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存率。
2. 放疗:放疗利用高能射线对周围型肺癌病灶进行照射。高能射线能够破坏癌细胞的DNA结构,使其无法正常复制和生长,进而杀死癌细胞。对于无法进行手术或手术后需要辅助治疗的周围型肺癌患者,放疗可以精准地作用于肿瘤部位,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有效控制肿瘤的大小,降低局部复发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针对周围型肺癌细胞特定的分子靶点。比如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吉非替尼片、厄洛替尼片、奥希替尼胶囊等,遵医嘱用药。这些药物能够精准地阻断癌细胞生长、增殖和转移所依赖的信号通路,特异性地抑制癌细胞的活动,对正常细胞的影响较小,疗效显著,尤其适用于特定基因突变的周围型肺癌患者。
4.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对抗周围型肺癌。人体免疫系统可以识别和清除异常细胞,但肿瘤细胞会发展出逃避机制。免疫治疗药物如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信迪利单抗注射液等,遵医嘱用药。这些药物能解除肿瘤对免疫系统的抑制,增强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识别和杀伤能力,为晚期周围型肺癌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5.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针对早期周围型肺癌的重要方法。对于肿瘤局限、没有远处转移的患者,通过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可以直接去除病灶。常见的手术方式有肺叶切除术、肺段切除术等。手术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体内癌细胞数量,有可能达到根治的效果,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改善预后情况。
周围型肺癌患者在治疗期间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饮食上多摄入富含营养且易消化的食物,增强身体抵抗力。同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复查,及时了解治疗效果和身体恢复情况,以便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