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吃的不多也会胖,原因包括基础代谢率低、内分泌失调、肠道菌群失衡、药物副作用、疾病影响等。
1. 基础代谢率低:基础代谢是人体维持生命的所有器官所需要的最低能量消耗。若基础代谢率低,身体消耗能量就少,即便吃得不多,多余能量也易转化为脂肪堆积,比如一些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人,肌肉量减少,基础代谢率随之降低。
2. 内分泌失调:内分泌系统对新陈代谢起着关键调节作用。像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新陈代谢就会变慢,能量消耗降低,进而导致体重增加;女性生理期或孕期,激素水平大幅波动,也可能出现体重上升情况。
3. 肠道菌群失衡:肠道内存在大量细菌,对消化吸收和新陈代谢有重要影响。有益菌数量减少、有害菌增多时,会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还可能干扰脂肪代谢,使脂肪更容易在体内堆积。
4.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会引起体重增加的副作用,如抗抑郁药、糖皮质激素等。这些药物可能影响激素水平或新陈代谢,导致食欲改变或脂肪代谢异常。
5. 疾病影响:一些疾病会引发体重异常增加,如库欣综合征,由于体内皮质醇分泌过多,会出现向心性肥胖等症状。
日常生活中,即便吃的不多,也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因为熬夜会影响激素分泌和新陈代谢。同时,适当增加运动,提高基础代谢率,促进能量消耗。若体重异常增加且排除生活方式因素,应及时就医,排查疾病原因,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