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态脉象常见的有浮脉、沉脉、数脉、迟脉、虚脉等。
1. 浮脉: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有余,按之不足。主表证,亦见于虚阳外越证。外感邪气侵袭肌表,卫气抗邪于外,人体气血趋向于肌表,故脉位浅显而见浮脉。若久病体虚之人出现浮脉,多为虚阳外越之危象。
2. 沉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举之不足,按之有余。主里证。邪气内郁,气血内困,或脏腑虚弱,气血不足,不能鼓动脉气于外,故脉沉而应指。
3. 数脉:脉来急促,一息五至以上而不满七至。主热证,亦见于里虚证。邪热亢盛,气血运行加速,故脉数。若久病阴虚,虚热内生,也可见数脉,但数而无力。
4. 迟脉:脉来缓慢,一息不足四至。主寒证,亦可见于邪热结聚之里实证。寒邪侵袭,阳气被困,气血运行迟缓,故脉迟;若阳明腑实证,热邪与燥屎内结,阻滞气血运行,也可出现迟脉。
5. 虚脉:三部有脉,举按皆无力,应指松软。为虚证的主脉。多因气血不足,脏腑功能衰退,无力鼓动血脉所致。
日常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以维持身体气血的正常运行。若发现脉象异常,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诊断和治疗,不可自行盲目判断或用药,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