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传染途径有蜱虫叮咬、密切接触患者血液或体液、母婴传播等。
1. 蜱虫叮咬:蜱虫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的重要传播媒介。蜱虫常栖息于草丛、树林等地,当人在户外活动时,蜱虫可附着在人体上,通过叮咬将病毒注入人体,从而引发感染,这是较为常见的传播途径。
2. 密切接触患者血液或体液:与患者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密切接触也可能导致感染。比如在护理患者过程中,若皮肤有破损,接触到患者的血液,病毒就可能通过破损处进入人体引发感染。
3. 母婴传播:虽然相对少见,但存在母亲在孕期或分娩过程中将病毒传播给胎儿或新生儿的可能,病毒可通过胎盘或产道等途径实现母婴间的传播。
日常生活中,在户外活动时要做好防护,尽量避免前往蜱虫密集区域,若前往需穿着长袖长裤并扎紧袖口裤脚。接触患者时要做好防护措施,如戴手套、口罩等。若出现发热、血小板减少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接触史,严格遵医嘱进行检查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