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婴儿骨折的症状有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畸形、骨擦音或骨擦感等。
1. 局部疼痛:小婴儿虽无法准确表达疼痛感受,但骨折部位会因损伤刺激周围神经而引发疼痛,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哭闹,且在触碰或移动受伤肢体时哭闹加剧,因为这些动作会进一步刺激骨折处,加重疼痛。
2. 肿胀:骨折会导致周围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积聚在组织间隙,同时局部炎症反应也会促使液体渗出,进而引起受伤部位肿胀,外观上可明显看到与正常部位不同。
3. 活动受限:由于骨折破坏了骨骼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小婴儿会本能地减少受伤肢体的活动,以减轻疼痛和避免进一步损伤,原本活泼好动的肢体变得活动明显减少。
4. 畸形:严重骨折时,骨折断端移位可使肢体外形发生改变,出现成角、缩短或旋转等畸形,与正常肢体形态差异显著,容易被观察到。
5. 骨擦音或骨擦感:在移动骨折肢体时,骨折断端相互摩擦会产生骨擦音或骨擦感,不过临床检查时应尽量避免刻意去诱发,以免加重婴儿痛苦和损伤。
日常要注意对小婴儿的保护,避免其受到外力撞击或过度牵拉。若发现小婴儿有上述疑似骨折症状,务必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专业诊断,严格按照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处理,切不可自行随意处置,以免延误病情,影响小婴儿骨骼的正常发育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