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黄疸的症状有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陶土样大便、皮肤瘙痒、腹痛等。
1. 皮肤巩膜黄染:由于胆汁排泄受阻,胆红素反流进入血液,导致皮肤和巩膜呈现黄色。黄疸的程度可因阻塞的原因、程度及持续时间而有所不同,一般逐渐加深,颜色可从浅黄色发展至深黄色甚至黄绿色。
2. 尿色加深: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经过肾脏滤过排出,使尿液中胆红素含量增加,尿液颜色变深,可呈浓茶色或酱油色。
3. 陶土样大便:正常大便的颜色主要来源于胆汁中的胆色素,当胆管阻塞时,胆汁无法正常排入肠道,大便因缺乏胆色素而呈现灰白色或陶土样。
4. 皮肤瘙痒:胆汁酸盐等物质在血液中潴留,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发瘙痒症状。瘙痒程度不一,可轻可重,严重时会影响患者的睡眠和日常生活。
5. 腹痛:引起阻塞性黄疸的病因多样,如胆结石、胆管炎等,这些病变可能导致胆管痉挛、扩张,引发右上腹或上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可为隐痛、胀痛、绞痛等,部分患者疼痛还可向右肩部或背部放射。
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饮食上尽量清淡,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积极配合医生的检查和治疗,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定期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