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宝宝细菌感染拉肚子可能是饮食不洁、腹部着凉、肠道菌群失调、免疫力低下、接触感染源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调整饮食、腹部保暖、调节菌群、增强免疫、切断传播途径等。
1. 饮食不洁:宝宝食用了被细菌污染的食物或水,就容易引发细菌感染拉肚子。比如吃了变质的水果泥、没洗净的蔬菜等。要注意饮食卫生,给宝宝吃新鲜干净的食物,餐具也要严格消毒。遵医嘱用药可选择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头孢克肟颗粒,蒙脱石散能保护肠道黏膜,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头孢克肟颗粒抗菌消炎。
2. 腹部着凉:宝宝腹部保暖不当,肠道受到寒冷刺激,蠕动加快,也会出现拉肚子情况。日常要注意宝宝腹部保暖,根据天气增减衣物,睡觉时可给宝宝穿肚兜。若拉肚子严重,遵医嘱使用丁桂儿脐贴、口服补液盐散、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丁桂儿脐贴温中止泻,口服补液盐散预防脱水,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改善肠道功能。
3. 肠道菌群失调:宝宝肠道内正常菌群平衡被打破,有害菌增多,就容易细菌感染拉肚子。滥用抗生素等情况可能导致菌群失调。要合理使用抗生素,必要时遵医嘱服用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布拉氏酵母菌散、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帮助恢复肠道菌群平衡。
4. 免疫力低下:一岁宝宝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免疫力较低,容易受到细菌侵袭引发感染拉肚子。平时可适当让宝宝进行户外活动,保证充足睡眠,增强免疫力。若感染严重,遵医嘱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液、脾氨肽口服冻干粉、转移因子口服溶液,提高宝宝免疫力。
5. 接触感染源:宝宝接触了携带细菌的物品或人,如在公共场所接触了被污染的玩具等,也会感染细菌拉肚子。要注意避免宝宝接触感染源,外出回来及时洗手。若出现感染症状,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阿奇霉素干混悬剂、黄连素片,抑制细菌生长。
日常要多关注宝宝的身体状况,注意饮食卫生和环境卫生,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如果宝宝拉肚子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精神萎靡、发热等异常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