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的牙有点松动了可能是咬合创伤、牙龈炎症、补牙材料问题、牙根吸收、外力撞击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调整咬合、治疗牙龈炎症、更换补牙材料、处理牙根吸收情况、视外力损伤程度处理等。
1. 咬合创伤:牙齿在咀嚼过程中,由于咬合力量不均衡,长期受到过大的咬合力,导致牙齿出现松动。这种情况需要到口腔科进行详细的检查,医生会通过调磨牙齿的咬合面,去除过高的牙尖和边缘嵴,使牙齿的咬合关系恢复正常,减轻患牙所承受的异常咬合力,从而缓解牙齿松动的症状。
2. 牙龈炎症:口腔卫生不良,牙菌斑、牙结石堆积在牙齿周围,刺激牙龈组织引发炎症,牙龈红肿、出血,严重时会导致牙槽骨吸收,进而引起牙齿松动。患者应先进行洗牙,去除牙齿表面的牙结石和牙菌斑,之后遵医嘱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甲硝唑口颊片、丁硼乳膏刷牙来控制炎症,待炎症消退后,牙齿松动情况可能会有所改善。
3. 补牙材料问题:补牙材料如果与牙齿不密合,或者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磨损、脱落,导致细菌容易侵入牙体内部,引起牙髓炎症,进而影响到牙根周围组织,致使牙齿松动。此时需要去除原有的补牙材料,重新进行补牙,选择合适的补牙材料,确保补牙效果,使牙齿恢复稳固。
4. 牙根吸收:牙根吸收可能是由于牙齿受到慢性炎症刺激、外伤等原因引起。牙根逐渐被吸收,牙齿的支持组织减少,从而出现松动。对于这种情况,需要根据牙根吸收的程度进行治疗。如果吸收较轻,可以通过根管治疗消除炎症,促进牙根的修复;若吸收严重,可能需要拔除患牙。
5. 外力撞击:牙齿受到外力撞击,如摔倒、碰撞等,可能会导致牙周膜损伤,使牙齿出现松动。如果是轻度松动,可让患牙休息,避免咀嚼硬物,一般一段时间后牙齿可自行恢复稳固;若松动较为严重,需要到医院进行固定治疗,如使用牙弓夹板固定患牙,促进牙周组织的恢复。
日常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早晚正确刷牙,使用牙线等清洁牙缝,定期到医院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口腔问题。如果牙齿松动情况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