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后头晕可能是晕针、低血糖、体位性低血压、精神紧张、脑部供血不足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放松休息、补充糖分、调整体位、心理调节、改善循环等。
1. 晕针:晕针是针灸后头晕常见原因,多因患者体质虚弱、精神紧张,或针刺时手法过重等引起。患者会突然出现头晕、心慌、恶心等症状。此时应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让患者平卧,头部放低,松开衣带,注意保暖。轻者仰卧片刻,给予温开水或糖水饮用,即可恢复。重者可针刺人中、内关、足三里等穴位,以促苏醒。
2. 低血糖:若患者空腹针灸,或本身血糖调节不佳,针灸过程中身体能量消耗,易引发低血糖导致头晕。常伴有出汗、手抖、心慌等症状。需立即让患者口服含糖饮料,如可乐、果汁等,或吃糖果、饼干等。若症状严重,遵医嘱静脉注射50%葡萄糖注射液、口服葡萄糖粉、含糖电解质泡腾片。
3. 体位性低血压:针灸后突然起身,身体姿势快速改变,会使血压突然下降,引起头晕。一般在改变体位后迅速出现。让患者立即原地坐下或躺下休息,适当饮用淡盐水,提升血容量。平时起身动作要缓慢,避免快速变换体位。
4. 精神紧张:部分患者对针灸存在恐惧心理,精神高度紧张,针灸时过度焦虑,引发头晕。可通过与患者耐心沟通,缓解其紧张情绪,让患者放松心态。也可播放舒缓音乐,营造轻松氛围。必要时遵医嘱口服谷维素片、维生素B1片、安神补脑液,调节神经。
5. 脑部供血不足:本身存在脑血管狭窄等问题,针灸刺激可能影响脑部血液供应,导致头晕。可能伴有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需让患者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可遵医嘱服用银杏叶片、血塞通软胶囊、养血清脑颗粒,改善脑部血液循环。
针灸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剧烈运动。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紧张焦虑。若头晕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规范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