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的表现有胃肠道症状、呼吸困难、心律失常、低血压与休克、精神症状等。
1. 胃肠道症状:不少患者在急性心肌梗塞发作时,会出现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等胃肠道症状。因为心肌梗塞发生时,心脏的神经纤维会将疼痛信号传导至脊髓,而脊髓同一节段神经还负责支配胃肠道,从而引发胃肠道的应激反应,易被误诊为胃肠道疾病。
2. 呼吸困难:部分患者以呼吸困难为突出表现,尤其是老年患者和有慢性心肺疾病的人群。心肌梗塞导致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脏泵血功能下降,进而引起肺淤血,出现呼吸困难、气促等症状,严重时可表现为端坐呼吸、咳粉红色泡沫痰。
3. 心律失常:有些患者急性心肌梗塞发作时,首先出现的是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房颤等。这是由于心肌梗塞造成心肌细胞损伤,影响了心脏的电传导系统,导致心脏节律紊乱。
4. 低血压与休克:少数患者在心肌梗塞早期可出现低血压甚至休克。因为心肌大面积坏死,心脏泵血功能急剧下降,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引起血压下降,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速、尿量减少等休克表现。
5. 精神症状:个别患者会出现精神症状,如烦躁不安、意识模糊,甚至昏迷等。这主要是因为心肌梗塞导致心排血量下降,脑供血不足,引起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日常生活中,若出现上述不典型症状,尤其是本身有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的人群,需提高警惕,及时就医检查,以便尽早明确诊断并接受规范治疗,降低心肌梗塞带来的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