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与苦参在来源、形态、性味、功效、主治病症等方面存在不同。
1. 来源: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苦参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
2. 形态:黄芪根呈圆柱形,表面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苦参根呈长圆柱形,表面灰棕色或棕黄色,具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样突起。
3. 性味:黄芪味甘,性微温;苦参味苦,性寒。
4. 功效:黄芪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等功效;苦参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的功效。
5. 主治病症:黄芪常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等;苦参多用于湿热泻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等。
日常使用黄芪与苦参时,要依据自身身体状况合理选择。不可自行随意用药,尤其是体质虚弱或患有慢性疾病者。若需使用,务必先咨询专业医生,在医生指导下正确应用,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避免因不当用药引发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