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型和 2 型糖尿病在发病机制、发病年龄、症状表现、胰岛功能、治疗方法方面存在不同。
1. 发病机制:1 型糖尿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2 型糖尿病主要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相关。
2. 发病年龄:1 型糖尿病多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发病;2 型糖尿病常见于成年人,但近年来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
3. 症状表现:1 型糖尿病起病急,多有典型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病情较重;2 型糖尿病起病隐匿,症状相对较轻,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或出现并发症时被发现。
4. 胰岛功能:1 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严重受损,几乎不能分泌胰岛素;2 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岛功能尚可,随病情进展胰岛功能逐渐减退。
5. 治疗方法:1 型糖尿病依赖胰岛素治疗来维持生命;2 型糖尿病治疗方式多样,初期可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及口服降糖药治疗,后期胰岛功能严重受损时也需胰岛素治疗。
无论是 1 型还是 2 型糖尿病患者,都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控制糖分摄入,适度运动,定期监测血糖,了解血糖波动情况。同时,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或进行胰岛素注射,不可自行增减药量,出现异常及时就医,以便更好地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