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出血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内镜治疗、介入治疗、输血治疗、手术治疗等。
1. 药物治疗:通过使用药物来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止血。对于胃溃疡出血患者,胃酸会影响止血效果,抑制胃酸分泌可创造有利于止血的环境。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它能特异性地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抑制胃酸分泌;铝碳酸镁咀嚼片,可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凝血酶冻干粉,能促进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加速血液凝固,从而达到止血目的。
2. 内镜治疗:借助内镜直接观察胃溃疡出血部位,并采取相应措施。能精准定位出血点,通过喷洒止血药物、注射硬化剂或使用热探头等方式止血。如在内镜下对出血部位喷洒去甲肾上腺素盐水溶液,可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出血;注射聚桂醇注射液,能使血管闭塞,达到止血效果;利用高频电凝探头对出血点进行电凝止血,通过热效应使组织蛋白凝固,封闭血管。
3. 介入治疗:通过血管造影找到出血的血管,然后进行栓塞。对于胃溃疡出血,能准确找到出血的责任血管,阻断血流,从而有效止血。经皮股动脉穿刺,将导管插入胃十二指肠动脉等相关血管,注入栓塞剂如明胶海绵颗粒,堵塞出血血管,达到止血目的,避免了盲目手术,创伤相对较小。
4. 输血治疗:当胃溃疡出血导致患者出现明显贫血、休克等症状时,及时输血可补充血液量,维持身体正常的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输注红细胞悬液、血浆、血小板等血液制品,纠正贫血和凝血功能障碍,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
5. 手术治疗:当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时,手术切除溃疡病灶是最后的手段。对于难以控制的胃溃疡出血,手术可直接切除出血的溃疡组织,彻底解决出血问题。如胃大部切除术,切除大部分胃组织,包括溃疡病灶及部分胃体、胃窦,减少胃酸分泌,消除出血根源;迷走神经切断术,可降低胃酸分泌,有利于溃疡愈合和止血。
胃溃疡出血患者治疗后要注意饮食规律,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充足的睡眠,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度劳累。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