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梗阻后会出现肾积水、尿路感染、肾功能损害、尿潴留、膀胱结石等危害。
1. 肾积水:尿道梗阻后,尿液排出受阻,会导致梗阻上方的尿路内压力升高,肾盂肾盏扩张,肾实质受压变薄,进而引起肾积水。长期肾积水会影响肾脏功能,严重时可导致肾脏失去功能。
2. 尿路感染:梗阻使得尿液无法正常排出,容易在尿路内潴留,为细菌滋生创造了良好环境,引发尿路感染。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严重的感染还可能扩散至全身,引起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3. 肾功能损害:持续的尿道梗阻会使肾脏产生的尿液不能顺利排出,导致肾脏内压力持续升高,肾组织缺血缺氧,进而损害肾功能。随着病情进展,可发展为肾衰竭。
4. 尿潴留:尿道梗阻严重时,尿液完全无法排出,就会出现尿潴留。患者会有下腹部胀痛、膨隆等表现,十分痛苦,需要及时处理。
5. 膀胱结石:由于尿液排出不畅,尿液中的成石物质容易在膀胱内沉积,逐渐形成膀胱结石。膀胱结石会进一步加重排尿困难,还可能损伤膀胱黏膜,引起血尿等问题。
日常生活中,若存在可能导致尿道梗阻的因素,如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应定期体检,关注泌尿系统健康。一旦出现排尿异常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并积极治疗,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以避免尿道梗阻带来的严重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