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表现有贫血、感染、出血、肝脾淋巴结肿大、神经系统症状等。
1. 贫血:患者常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悸、气短等症状,活动后这些症状会明显加重。由于红细胞生成减少,导致氧气运输不足,身体各组织器官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供应,从而引发一系列不适。
2. 感染:因白细胞数量减少且功能异常,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侵袭。常见呼吸道感染,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等;也可能出现消化道感染,有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可发生败血症,危及生命。
3. 出血:血小板生成障碍,凝血功能异常,皮肤会出现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也较为常见,还可能有消化道出血,表现为黑便,甚至颅内出血,这是非常严重且可能致命的情况。
4. 肝脾淋巴结肿大:部分患者会出现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的情况,但相对来说不如其他血液系统疾病明显,肿大程度不一,一般质地较软。
5. 神经系统症状:由于贫血导致大脑供血不足,患者可能出现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系统症状,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日常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防止外伤导致出血。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卫生,减少感染风险。饮食上多摄入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同时,务必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控制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