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切除的后遗症包括感染、淋巴漏、肢体肿胀、免疫功能下降、神经损伤等。
1. 感染:淋巴系统在人体免疫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切除后身体局部或整体抵御病菌能力降低,细菌等病原体易侵入引发感染,如伤口感染、呼吸道感染等,增加患病几率,影响恢复进程与生活质量。
2. 淋巴漏:手术时切断淋巴管,若未妥善处理,淋巴液会持续渗出形成淋巴漏。表现为伤口有清亮或淡黄色液体流出,长期淋巴漏会导致蛋白质丢失、电解质紊乱,还可能引发局部感染,延迟伤口愈合。
3. 肢体肿胀:淋巴系统负责回收组织液,切除后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在局部积聚,导致肢体肿胀。初期可能活动后肿胀加重,休息缓解,后期可能持续肿胀,影响肢体活动功能。
4. 免疫功能下降:淋巴组织是免疫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切除后免疫细胞生成和免疫反应受影响,身体对病原体抵抗力降低,易出现反复感染,且感染后恢复时间可能延长。
5. 神经损伤:手术中可能因操作不当损伤周围神经,导致局部皮肤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感觉减退等,严重时影响肢体运动功能,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淋巴切除后要多注意休息,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饮食上加强营养,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促进身体恢复。同时,需严格按照医生嘱咐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