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的疼痛特点有活动后加重、休息时缓解、晨起时僵硬疼痛、疼痛呈渐进性、偶有夜间痛等。
1. 活动后加重:骨关节炎患者在进行关节活动时,关节软骨磨损、滑膜受到刺激,导致疼痛加剧。比如行走、上下楼梯、蹲起等动作,都会增加关节的负荷,使得疼痛症状明显。因为活动过程中关节面之间的摩擦、压力增大,刺激了周围的神经末梢,从而引发疼痛。
2. 休息时缓解,包括当患者停止活动,让关节处于休息状态时,关节所承受的压力和摩擦力减小,神经末梢受到的刺激也随之减轻,疼痛症状就会逐渐缓解。休息可以使关节周围的组织得到放松,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有助于减轻疼痛。
3. 晨起时僵硬疼痛:早晨起床时,患者常感觉关节僵硬、疼痛,活动受限。因为经过一夜的休息,关节周围的血液循环减缓,炎性物质堆积,导致关节僵硬和疼痛。一般经过适当活动后,血液循环加快,炎性物质被带走,僵硬和疼痛症状会有所改善。
4. 疼痛呈渐进性:随着病情的发展,骨关节炎的疼痛会逐渐加重。初期可能只是偶尔在活动后出现轻微疼痛,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小。但随着关节软骨的不断磨损、关节间隙变窄等病理改变的加重,疼痛发作的频率会增加,程度也会加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5. 偶有夜间痛:部分患者在夜间睡眠时也会出现疼痛症状,影响睡眠质量。夜间人体的痛觉阈值相对较低,同时关节周围的肌肉放松,对关节的保护作用减弱,使得原本存在的关节病变更容易引发疼痛。
骨关节炎患者日常要注意关节保暖,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减少关节过度负重。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游泳、散步等,有助于增强关节周围肌肉力量,保护关节。同时,需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控制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