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结穿刺可能存在局部出血、感染、损伤周围组织、穿刺失败、引发肿瘤转移等危害。
1. 局部出血:穿刺过程中会刺破淋巴结周围的血管,导致局部出血,形成血肿。轻微的血肿可自行吸收,但严重时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影响局部功能,比如压迫神经导致局部感觉异常或运动障碍等情况。
2. 感染:穿刺属于有创操作,若消毒不严格,外界细菌等病原体可能趁机进入穿刺部位,引发局部感染,出现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形成脓肿,需要进一步切开引流等处理。
3. 损伤周围组织:穿刺时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误伤到周围的重要血管、神经、肌肉等组织。比如损伤血管可能导致大出血,损伤神经可能引起相应区域的感觉或运动功能障碍。
4. 穿刺失败:由于淋巴结位置较深、穿刺角度不准确、穿刺针未能准确获取到足够的组织等原因,可能导致穿刺失败,无法获得足够的样本进行病理检查,需要再次穿刺。
5. 引发肿瘤转移:对于恶性肿瘤导致的淋巴结肿大,穿刺过程中有可能使肿瘤细胞脱落并随穿刺针道种植转移,不过这种情况相对罕见。
进行淋巴结穿刺后要多休息,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沾水以防感染。密切关注穿刺部位有无异常症状,如出现红肿、渗液、疼痛加剧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同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后续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