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急性发作可通过休息与关节制动、冷敷、药物治疗、饮食调整、手术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1. 休息与关节制动:痛风急性发作时,受累关节疼痛剧烈,此时让关节充分休息并制动,能减少关节的活动量,避免因关节摩擦、受力而加重炎症反应和疼痛程度。关节在静止状态下,局部血液循环相对稳定,有助于减轻肿胀,防止炎症进一步扩散,为后续治疗创造良好条件。
2. 冷敷:冷敷可使局部血管收缩,降低血液循环速度,减少炎性介质的扩散,从而减轻关节的红肿热痛症状。在痛风急性发作时,关节局部处于炎症充血状态,冷敷能有效缓解这种充血,减轻疼痛感觉。一般每次冷敷 15 - 20 分钟,每天可进行 3 - 4 次。
3. 药物治疗:遵医嘱服用秋水仙碱片,能抑制白细胞趋化,减轻炎症反应;遵医嘱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胶囊,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达到消炎止痛效果;遵医嘱服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龙片,能快速减轻炎症,缓解疼痛。这些药物通过不同机制作用于痛风急性发作时的炎症环节,有效控制病情。
4. 饮食调整:痛风急性发作与体内尿酸水平密切相关。此时严格控制饮食,避免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等摄入,可减少尿酸的生成。增加水分摄入,每日饮水 2000 - 3000 毫升,促进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浓度,从而缓解痛风急性发作症状。
5. 手术治疗:对于痛风石较大,影响关节功能或皮肤破溃经久不愈的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能直接清除痛风石,解除对关节及周围组织的压迫,改善关节功能,促进局部皮肤愈合。但手术有一定风险,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痛风急性发作得到控制后,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关节损伤,严格控制饮食,定期监测尿酸水平,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后续治疗和预防,降低痛风再次发作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