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抑制的症状包括贫血、感染、出血倾向、乏力、发热等。
1. 贫血:骨髓抑制可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进而引发贫血。患者常出现面色苍白、头晕、耳鸣、失眠、记忆力下降、气短等症状,活动后这些症状可能会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活动能力。
2. 感染:由于骨髓抑制使白细胞生成减少,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减少,机体的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引发感染。常见的感染部位有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系统等,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腹痛、腹泻、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3. 出血倾向:血小板生成受抑制,导致凝血功能异常,患者会出现出血倾向。皮肤可能出现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也较为常见,严重时可能出现内脏出血,如消化道出血可表现为呕血、黑便,颅内出血则可能危及生命。
4. 乏力:骨髓抑制影响了身体正常的造血功能,身体各组织器官得不到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患者会感到全身乏力、疲倦,活动耐力明显下降,即使休息后也难以完全缓解。
5. 发热:除了感染因素导致的发热外,骨髓抑制本身也可能引起发热,一般为低热,体温波动在 37.3℃ - 38℃之间,可能与骨髓造血功能紊乱、炎症介质释放等有关。
出现骨髓抑制症状时,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剧烈运动,防止受伤导致出血。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卫生,减少感染机会。饮食上加强营养,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同时,务必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复查血常规等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