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炎的常见症状有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黑便等。
1. 上腹部疼痛:多为隐痛、胀痛或剧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常呈持续性或间歇性发作,疼痛部位主要在上腹部剑突下区域,可因进食、胃部受刺激等因素而加重。
2. 恶心:胃部受到炎症刺激,导致胃部肌肉收缩,引发恶心感,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试图将胃内可能刺激胃黏膜的物质排出。
3. 呕吐:恶心之后常伴随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能含有胆汁。频繁呕吐会导致身体丢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引起脱水等并发症。
4. 食欲不振:炎症影响胃部正常消化功能,使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紊乱,导致患者对食物缺乏兴趣,进食量明显减少。
5. 黑便:当急性胃炎导致胃黏膜出血,血液在肠道内经过消化液作用后,会使大便颜色变黑,呈现柏油样便,这提示胃黏膜损伤较为严重,出现了出血情况。
急性胃炎患者日常要注意饮食规律,避免食用辛辣、生冷、刺激性食物,减轻胃部负担。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让胃部有足够时间恢复。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严格遵医嘱进行治疗,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