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所说的心里抑郁症,规范表述为心理性抑郁症,是一种主要由心理社会因素引发的抑郁障碍。
心理性抑郁症的产生往往与长期的压力、重大生活事件、不良的成长环境等密切相关。当面临持续的心理压力,如工作上的长期挫折、人际关系的严重困扰等,心理的承受能力逐渐被削弱,大脑的神经递质系统可能会因此失衡。神经递质如同大脑中的信使,负责传递各种信号,一旦失衡,就会影响大脑对情绪、思维等方面的正常调节,进而引发抑郁症状。
心理性抑郁症患者常表现出情绪低落,对以往感兴趣的事物失去热情,觉得生活毫无意义。思维也会变得迟缓,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在行为上,可能会出现回避社交、活动减少等情况,甚至有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等躯体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心理调节。保持规律的作息,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稳定情绪。培养兴趣爱好,丰富生活内容,缓解压力。学会正确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当感觉心理压力过大时,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若被诊断为心理性抑郁症,务必严格遵医嘱进行治疗,按时服药,定期复诊,以促进病情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