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部骨折一般是指组成踝关节的胫骨、腓骨远端以及距骨的骨质连续性中断。
踝关节由胫、腓骨下端与距骨滑车构成,是人体重要的承重关节。当受到直接暴力,如重物撞击、车轮碾压等,或者间接暴力,像行走时不慎扭伤、高处坠落等情况时,踝部骨骼可能无法承受相应的力量,从而发生骨折。
踝部骨折的类型多样,根据骨折部位可分为内踝骨折、外踝骨折、后踝骨折等;按骨折的程度又有不完全骨折和完全骨折之分。不同类型的骨折,其治疗方法也有所差异。轻微的骨折,若骨折端无明显移位,通常可采取保守治疗,通过石膏或支具固定,让骨折部位在稳定的环境中自行愈合。而对于骨折移位明显、关节面破坏严重的情况,则往往需要手术治疗,利用钢板、螺钉等内固定材料将骨折块复位固定,以恢复关节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发生踝部骨折后,在恢复期间要多休息,避免过早下地负重行走,防止影响骨折愈合。同时,可适当进行康复锻炼,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饮食上,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钙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为骨折愈合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需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复查,以便及时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并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