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的康复时机一般在病情稳定后的 1-6 周开始。
颅脑损伤后,早期身体处于应激状态,生命体征可能不稳定,此时首要任务是维持生命体征平稳、控制病情进展。若过早进行康复,可能因身体无法耐受而加重损伤或引发其他并发症。而在病情稳定 1-6 周左右,身体状况相对良好,各器官功能逐渐恢复,神经系统也趋于稳定,此时进行康复干预,身体能够较好地接受康复训练,且康复效果较为理想。
在这个时间段开展康复,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通过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如运动疗法、认知训练等,能刺激大脑神经的可塑性,促使大脑重新建立神经通路,改善肢体运动功能、认知功能等。同时,早期康复还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长期卧床可能导致的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在康复过程中,要遵循专业医生和康复治疗师的指导。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循序渐进地进行康复训练。家属也要积极配合,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患者的营养补充,保证充足的睡眠,为康复创造良好的身体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