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骨干骨折可能出现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感染、神经血管损伤、膝关节功能障碍等。
1. 骨折不愈合:股骨干骨折后,若骨折端血运破坏严重、固定不稳定、患者自身营养状况差或存在基础疾病等,会影响骨折愈合进程,导致骨折断端无法正常生长连接,长期处于未愈合状态,影响肢体正常功能恢复。
2. 畸形愈合:复位不良、固定不当等因素,可使骨折在愈合过程中出现成角、旋转或短缩等畸形,不仅影响肢体外观,还会改变下肢生物力学结构,增加关节磨损,引发创伤性关节炎等问题。
3. 感染:开放性骨折时,外界细菌易侵入伤口,若清创不彻底,或术后护理不当,都可能引发感染,严重时可形成骨髓炎,治疗复杂且病程漫长。
4. 神经血管损伤:骨折断端移位可能直接损伤周围神经和血管,导致下肢感觉异常、肌肉运动障碍,若血管损伤严重,会影响肢体血供,甚至引发肢体坏死。
5. 膝关节功能障碍:长时间固定、股四头肌粘连等原因,可导致膝关节屈伸活动受限,影响患者行走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股骨干骨折患者在恢复期间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康复指导,定期复查。保持合理饮食,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钙的食物,促进骨折愈合。早期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以最大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肢体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