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骨科治疗方法有推拿按摩、针灸、中药内服、中药熏蒸、小夹板固定等。
1. 推拿按摩:通过专业手法对人体经络、穴位及受伤部位进行推、拿、按、摩等操作,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整复错位、缓解疼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常用于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等多种骨科疾病。
2. 针灸:依据中医理论,将毫针针刺入人体特定穴位,激发经气活动,调整人体脏腑气血功能,达到扶正祛邪、治疗疾病的目的,可改善疼痛、麻木等症状,对骨折康复、软组织损伤等有辅助治疗作用。
3. 中药内服:根据患者具体病情、体质、辨证结果,选用合适的中药方剂,以调理脏腑功能、补益气血、强筋健骨、活血化瘀等,促进骨骼和软组织修复,如治疗骨折的接骨续筋药物,治疗肾虚骨弱的补肾壮骨药物。
4. 中药熏蒸:利用中药蒸汽的温热和药力作用,通过皮肤渗透,直达病所,起到温通经络、散寒止痛、消肿化瘀的功效,可缓解关节疼痛、僵硬等症状,常用于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疾病。
5. 小夹板固定:针对骨折患者,采用特制的小夹板,在骨折部位进行外固定,保持骨折断端的相对稳定,为骨折愈合创造良好条件,具有固定可靠、创伤小、费用低等优点。
在接受中医骨科治疗期间,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以免影响治疗效果。同时要注意保暖,防止患处受寒加重病情。饮食上可适当增加富含蛋白质和钙的食物摄入,促进恢复。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嘱咐,按时复诊,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