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盆骨折的并发症有腹膜后血肿、尿道或膀胱损伤、直肠损伤、神经损伤、脂肪栓塞与静脉栓塞等。
1. 腹膜后血肿:骨盆各骨主要为松质骨,邻近又有许多动脉、静脉丛,血液供应丰富。骨折后可引起广泛出血,巨大血肿可沿腹膜后疏松结缔组织间隙蔓延至肠系膜根部、肾区与膈下,还可向前至侧腹壁。如为腹膜后主要大动、静脉断裂,患者可迅速死亡。
2. 尿道或膀胱损伤:骨盆骨折时,耻骨下支骨折移位易导致后尿道损伤,会阴部骑跨伤多引起前尿道损伤;若骨折片刺破膀胱可造成膀胱损伤,患者会出现排尿困难、血尿等表现。
3. 直肠损伤:较少见,多由骶骨骨折端直接刺伤,或骨折移位撕裂直肠引起,可导致下腹部疼痛、直肠指检有血迹等,易引发盆腔感染。
4. 神经损伤:多因骶骨骨折时损伤坐骨神经或骶神经,可出现下肢感觉、运动障碍,影响患者行走及肢体功能。
5. 脂肪栓塞与静脉栓塞:骨折处骨髓被破坏,脂肪滴进入破裂的静脉窦内,可引起肺、脑脂肪栓塞;同时,患者因长期卧床,下肢静脉血液回流缓慢,易形成血栓,导致肺栓塞等严重后果。
骨盆骨折患者恢复期间要注意休息,避免过早活动导致骨折移位。饮食上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钙的食物,促进骨折愈合。严格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查,以便及时了解骨折愈合情况,根据恢复状况调整治疗与康复方案,争取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