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泳后鼻炎可通过鼻腔冲洗、使用鼻喷药物、口服药物、远离过敏原、手术治疗等方法缓解。
1. 鼻腔冲洗:对于游泳后鼻炎,鼻腔冲洗能有效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过敏原及游泳时残留的消毒剂等刺激物。通过使用生理盐水或专门的鼻腔冲洗液,借助冲洗装置缓缓冲洗鼻腔,可减轻鼻腔黏膜的炎症反应,恢复鼻腔的正常生理功能,改善通气。具体操作是将适量冲洗液装入冲洗器,头稍前倾,一侧鼻孔对准冲洗器喷头,缓慢挤压冲洗器,使冲洗液从一侧鼻腔进入,从另一侧鼻腔流出,两侧交替进行。
2. 鼻喷药物:鼻喷药物能直接作用于鼻腔黏膜,减轻炎症。如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这些药物可有效减轻鼻腔黏膜的充血、水肿,抑制炎症介质释放,缓解鼻痒、打喷嚏、流涕等症状。使用时,将喷头轻轻插入一侧鼻孔,按压喷雾装置,同时轻轻吸气,然后换另一侧鼻孔重复操作。
3. 口服药物:口服药物可从全身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减轻鼻炎症状。对于游泳后引发的过敏性鼻炎,可遵医嘱服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胶囊、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等。这些药物能抑制过敏反应,缓解因过敏导致的鼻腔黏膜炎症,减轻不适。按医生嘱咐按时按量服用,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4. 远离过敏原:游泳后鼻炎可能因接触泳池中的某些过敏原诱发。明确过敏原后,尽量避免接触,如对泳池消毒剂过敏,可选择使用更温和消毒剂的泳池;对水中的某些物质过敏,尽量不接触相关水源。减少过敏原刺激,可降低鼻腔黏膜的过敏反应,从而缓解鼻炎症状,防止病情加重或反复。
5. 手术治疗:对于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且存在鼻腔结构异常,如鼻中隔偏曲等导致游泳后鼻炎症状严重的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通过矫正鼻腔结构,改善鼻腔通气引流,减少炎症的发生。但手术有一定风险,需由专业医生评估后,根据具体病情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术后也需配合相应的护理和康复措施。
游泳后要注意及时清理鼻腔,保持鼻腔清洁。日常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尽量选择水质良好、卫生达标的泳池游泳。若鼻炎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严格遵医嘱进行治疗,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