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突撕脱骨折常发生在胫骨髁间隆突、肱骨内上髁、第五跖骨基底部、髂前上棘、坐骨结节等部位。
1.胫骨髁间隆突:是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在胫骨上的附着点。当膝关节受到过度的扭转或伸直、屈曲暴力时,韧带的强力牵拉可导致胫骨髁间隆突发生撕脱骨折,常见于运动损伤,如篮球、足球等对抗性运动中。
2.肱骨内上髁:此处是前臂屈肌群的附着点。在青少年时期,骨骼发育尚未成熟,当肘关节突然受到外翻暴力,如投掷运动时,前臂屈肌群猛烈收缩,可引起肱骨内上髁撕脱骨折。
3.第五跖骨基底部:是腓骨短肌和跖腱膜的附着部位。在足踝扭伤时,尤其是足内翻扭伤,这些附着的肌肉和腱膜的牵拉,容易造成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骨折。
4.髂前上棘:缝匠肌起始于此。在剧烈运动,如跑步、跳远等过程中,缝匠肌突然猛烈收缩,可能导致髂前上棘发生撕脱骨折。
5.坐骨结节:是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的起点。当这些肌肉突然强力收缩,比如在短跑起跑、跳远起跳等瞬间,可能引起坐骨结节撕脱骨折。
发生骨突撕脱骨折后,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避免过早活动导致骨折移位影响愈合。康复过程中需按照康复计划逐步进行功能锻炼,以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同时,在日常运动前做好热身准备,运动时注意保护,可降低骨突撕脱骨折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