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结膜炎主要是因为病毒感染引起的,最常见的病毒是腺病毒以及肠道病毒。发生了病毒性结膜炎不会马上出现症状,一般会经过5~12天的潜伏期,一旦过了潜伏期,症状会爆发,最典型的症状是结膜发生充血,眼部有刺激性反应。儿童发生病毒性结膜炎应该怎么治疗呢?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儿童是病毒性结膜炎的高发人群,主要是因为儿童免疫力比较差,很容易受到病毒感染,针对儿童病毒性结膜炎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案来进行治疗。
第一、抗病毒药物。病毒性结膜炎主要是因为病毒感染引起的,此时可以使用抗病毒的药物,最常见的就是利巴韦林注射液,这种药物抗病毒效果极强,患者服用时一定按照正确的剂量,防止过量服用出现副作用。
第二、局部治疗。对于局部治疗一般是选择滴眼液,比如氯霉素滴眼液、牛磺酸滴眼液。患者在服药期间需要注意,如果用药之后发生了眼部刺激反应和过敏性反应,要立刻停止,用清水清洗干净。
第三、生活护理。病毒性结膜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是通过飞沫和接触性传播的,所以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生活护理,对于儿童的个人物品以及玩具要严格消毒。其次要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
虽然病毒性结膜炎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疾病,但这种疾病它是有自限性的,对于轻微的患者,只要发现的及时、经过规范治疗一周左右即可痊愈,但是严重患者病程时间会有所延长,但不会超过三周。另外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注意隔离,不要到人多的地方,避免将疾病传染给他人。